第190章 孔家的决定_大唐至尊龙帝
笔趣阁 > 大唐至尊龙帝 > 第190章 孔家的决定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90章 孔家的决定

  夜晚,李建元收到白岗城发来的急报。

  是顾未之呈递,影卫送来的,关于被贩卖大唐子民的营救情况汇报,以及是否能派影卫高手,关注光明神宗动向的请示。

  望着信纸上,近半数失踪不明的大唐子民,李建元长叹一声。

  这些看似轻易,被记载在纸上的数字,背后,是一条条鲜活的性命。

  每一条鲜活的生命背后,连接的又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啊!

  常松等主犯的罪过,真是万死不能洗清身上的丑恶!

  尽管难掩心中的愤怒,但李建元没有责怪和责罚秦玉烟等人的意思。

  有些事情,尽人事听天命,不是青天部等人办事不力,而是无从下手。

  就让他们接着打探下落吧,能多救一个是一个。

  至于光明神宗的事情,干脆让上官成业去一趟吧。

  “上官爷爷。”

  “臣在!”

  上官成业身影一闪,恭敬的站在陛下身前。

  早先时候,上官成业是看好陛下治国的手段和本事,觉得陛下是一个有机会扭转大唐王朝颓势,将大唐王朝带上顶峰的明主。

  加上本来是自家人,有一份血脉中挥之不去的感情在,因此全力支持陛下。

  现在,这份顶力支持中,多了一种不一样的想法。

  陛下,同时还是一个绝世天才。

  尽管这个天才展现出来的情况,有些自相矛盾。

  有绝佳天赋的同时,体质却极其差,就好像老天爷给了你无与伦比的修行天资,却告知你,你没法凝聚真气,一切也就无从谈起。

  但国君的身份,恰好能够无视陛下体质上的缺陷。

  甚至,有那么一瞬间,上官成业相信起了宿命。

  或许,冥冥之中,陛下出现,就是来拯救大唐王朝的。

  不然,为什么一切都显得如此巧合?

  陛下但凡不是国君,自己恐怕都无法发现,陛下居然能在幻境中,看到那扇门!

  李建元又没有什么读人心思的超能力,自然不清楚上官成业心中所想,只是隐约感受的出来,自从自己将幻境中所见,告知上官成业之后,上官成业的态度就有了微妙的变化。

  不过,为了防止上官成业就矛盾点深究下去,怀疑或发现自己是穿越者的事情,李建元选择当作没看到。

  “上官爷爷,秦将军、顾师爷,对光明神宗有些戒备,担心光明神宗会乱来。他们这么一说,倒是提醒朕了,光明神宗太规矩了,甚至连一点反抗的意思都没有,回过头来一想,其中似乎透露出一些古怪。”

  “陛下你的意思是?”

  “光明神宗的宗主,实力似乎非常不凡,你走一趟,让她老实一点。”

  “臣明白了,臣明日去走一趟,传达陛下的旨意。”

  有些人,你不挥舞拳头,告诉他自己不好招惹,他总是抱有侥幸心理。

  光明神宗现在看起来是很老实、很安分,鬼知道他们是不是存着什么其他心思呢?

  无论是吐蕃,还是高丽、匈奴等外国,在李建元的心中,都是不可信的。

  只有牢牢握在手中,自己一手掌控的东西,才值得信任。

  文化根基的底层差异,生活习俗的差异,注定吐蕃人,天然生怀异心。

  上官成业走后,小德子站在门口请示道。

  “陛下,李贤大人求见。”

  “宣。”

  片刻之后,李贤迈步走入御书房。

  一撩裤腿,跪在地上。

  “参见陛下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  “起来说话吧,这么晚来找朕,有什么急事吗?”

  “回陛下,是关于王家村的事,奉陛下旨意,第一所学校,已经建好了。”

  “手脚挺快的。”

  李建元不免有些惊讶。

  原以为还需要些时日的,没想到这么快就建好了。

  看来,李贤等人是担心会耽搁时间,派人连轴转,连夜赶工出来的。

  “陛下,臣此次前来,是想请陛下,给大唐王朝的第一所学校赐个名字。”

  “取名字啊。”

  李建元点了点头,捏着下巴。

  心里想着说,要不要蹭一蹭名校的热度,取一个类似清北的名字呢?

  李建元犹豫了一下,还是作罢。

  所谓的高校,也不一定就是完美的,其中暗藏的某些东西,并不值得自己效仿。

  更何况,这些名字,不适合大唐王朝。

  “就叫大唐王朝第一学府吧。”

  “谢陛下赐名!”

  鞠躬谢过陛下,李贤接着道:“陛下,臣有一个招聘老师的想法,想请陛下过目一下。”

  招聘之类的词汇,都是李贤从陛下嘴里听来的。

  李贤觉得挺有趣的,索性就用了起来。

  见李贤受自己影响,说话和思考方式越来越像一个现代人,李建元忽然觉得蛮有意思的。

  语言、词汇,是影响文化非常重要的东西。

  自己的打算是,借助知识的力量,将大唐王朝,提前推入工业化的进程。

  从词汇上下手,提前影响大唐子民的思维,应当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  或许,自己应该派人修订一本新的词典,将自己现代化的词汇,传授给大唐王朝的子民。

  日后,自己推动大唐王朝走入工业化、现代化,也会更加顺利。

  “嗯,你且细细说来,朕先听听。”

  “臣目前的打算是,将一些闲置、无官职的文人学究请来,传授王家村等人基础性的内容。而后,等礼部那边,将陛下要求的教材制定完毕后,让这些老师先学一遍,再传授给学生们。如此一来,不至于耽误太多的时间。”

  如果等到一切准备就绪,再开始计划,会耗费许多的时间。

  而且,未经实践验证,很可能一开始就准备错了。

  实践出真知,这也是陛下教自己的。

  李贤双手抱在袖子里,接着道:“另外,臣认为,大唐王朝内的一些世家贵族,应当也可以利用起来。”

  “世家贵族......的确是一个选择。”

  李建元点头,封建王朝社会环境下,世家贵族基本上垄断了知识。

  他们身上,多少是有些学问的。

  尽管这些知识,对李建元工业化、现代化的进程,产生不了多大帮助。

  但学习向来是一件需要训练的事情,世家贵族经过系统化的学习,这种学习的思维,还是能派上用处的。他们的学习能力,肯定比一般人强。

  而且,如此一来,也能从某方面安抚世家贵族。

  大唐王朝内的世家贵族,可不只是有秦家、齐家这样不规矩的,还有许多比较规矩的。

  没有必要一棒子打死所有人,完全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,让他们参与到义务教育的进程中来。

  派人打压他们,需要另外找人负责,直接将他们拉入到义务教育的进程中来,还能让他们出出力,这笔账,很好算。

  “这个法子不错,不过,朕不需要那些只知玩乐的世家贵族,要的是有真本事、真心实意出力的世家贵族,你明白吗?”

  “明白!臣时刻谨记陛下的教诲,本事是重要的,但不是最重要的,品格才是关键。”

  “你知道就好,与其找一个有才无德之人,反而容易出茬子。不如找一个本事中庸,品格更值得信任的人。朕始终相信,天生我材必有用,每个人,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地方。”

  当然,有下半句李建元没有说出口。

  有些人,最适合待的地方,就是地府。

  比方说吐蕃王室,在李建元的心里,死了的吐蕃王室,才是好的吐蕃王室。

  “对了陛下,礼部崔侍郎昨日来王家村的时候,跟臣聊天时谈到过一件事,臣觉得陛下或许会想知道的。”

  “说吧。”

  “崔侍郎声称,礼部在收缴各地报名科举名单的时候,发觉北方一带的报考科举的人数骤减,几乎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。”

  “三分之一?”

  少的有点夸张了,李建元低语一句。

  接着摆了摆手,示意李贤继续说。

  “根据礼部发出的问询,北方官府给予的回复是,当地的文人,许多都加入了北方世家贵族的府邸,似乎,想放弃科举的打算。”

  “嗯?北方世家贵族,这是打算跟朕抢人?”

  大唐都城临近高丽,但准确的说,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北方。

  在大唐王朝的语境中,北方一般是特指靠近高丽一带的西北部,北廉省一带。

  早年的时候,大唐王朝的版图跟如今不同,当年北廉省,就是大唐王朝的最北端。

  后来随着大唐王朝的扩张战争,版图已经由北廉省,往外扩出了一两百里地。

  北廉省一带,其实才是大唐王朝儒生的圣地。

  因为,大唐王朝,站在顶峰上的大儒孔笙,就是北廉省的人。

  换而言之,北廉省的世家贵族,是整个大唐王朝中,最根深蒂固、影响力最大的。

  由于孔笙大儒的影响,先帝甚至特许孔笙的后人,拥有自己私人的护卫队。

  人数限制在两千人,但也足以说明北廉省环境的特殊性,那就是一个学问至上的地方。

  一票的世家贵族,围绕着孔家抱团。

  如今留在都城的世家贵族,多是跟朝堂关系紧密的。

  事实上,都城的世家贵族,在正儿八经的文人圈子里,是不太受待见的。

  文人清流们一向带着一种自傲,不攀附权贵,才能显得自己高尚。

  其实就是文人清流圈子的鄙视链,孔家一票人,看不起都城等地的世家贵族。

  都城的世家贵族,看不起除都城以外,大地方的世家贵族。

  大地方的世家贵族,看不起小地方的世家贵族。

  李建元没有搭理过北廉省,整个大唐王朝中,影响力最大的世家贵族孔家,就是看在他们一向不掺合政事的份上。

  大唐王朝的历史上,发生过文人清流掌权,扰乱朝堂的事,从那次吃了大亏之后,大唐王室吸取教训,就一直在避免文人清流抱团,操控影响朝堂。

  北廉省的孔家,也是从那次之后,带着北廉省的一票世家贵族,彻底退出了大唐朝堂,专心研究他们的学问去了。

  其他地方李建元不知道,但北廉省的学风、民风等等,还是很正经、很传统的。

  现在是咋了,不甘寂寞,想显示一下存在感?

  看陛下的神情,李贤就知道陛下肯定是误会了,赶紧补充道。

  “陛下,北廉省为首的孔家,联合其他世家贵族,打算向陛下呈递一封请愿书。崔侍郎跟臣提了一嘴,孔家等人,似乎想加入到陛下义务教育的举措中来,为陛下出力。”

  “哦?孔家有这么高的觉悟?”

  “不瞒陛下,文人清流内部传递消息的速度,还是挺快的。臣估计,孔家等人,应当是得知了最近陛下对秦家、齐家的处置,他们,想向陛下示好。”

  其实,在顾未之的身上,李建元就感受到了。

  像顾家这种正儿八经的世家,没有什么其他心思,不仅无害,反而能助自己一臂之力。

  若是北廉省孔家等人,有心出力,给他们一个机会也无妨。

  建设大唐王朝,从来就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办到的事情。

  九年义务教育,让李建元深刻的明白一个真理:团结就是力量!

  唯有把大唐王朝上下,拧成一股绳,才能走的更远、走的更稳当。

  “他们若是有心,朕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,你将义务教育的分科资料,整理一下,让礼部的人,送去北廉省。朕想看看,他们能不能,提出一些不一样的见解来。至于请愿书一事,等礼部的人呈递上来再说吧。”

  “是!陛下!”

  北廉省,孔家祖宅。

  一票世家贵族,汇聚一堂。

  这里的文人,随便提溜出来一个,都是大唐文坛上,响当当的人物。

  孔家现任族长孔学义,神情严肃,站在众人前面。

  “今晚,邀各位来此,是要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。”

  “这个决定,关乎着你我日后的前程。”

  “呈递给陛下的请愿书,我已经拟好了,谁同意?谁反对?”

  下方的众人,各自瞅了瞅,都没有什么动静。

  都城的秦家和齐家,因为惹了陛下,被陛下整治了一次,如今老实的不行。

  陛下,似乎也没有什么优待文人的做法,自己等人要是惹是生非,只会招来陛下的惩处吧?

  正在孔学义,以为大家都同意,准备招呼大家盖章签名的时候。

  一个年仅三十岁的年轻人,拍着手中的扇子,走上前来。

  “我,反对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g94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g94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