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 锦衣卫_宋胆
笔趣阁 > 宋胆 > 第139章 锦衣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9章 锦衣卫

  王祯是那种,若投身一务,便奋不顾身的性格。得了诸多新奇种子,却是连家都不回了。

  但是,他不回家,赵维却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。

  待王祯抱着一堆东西离去之后,赵维自小炭炉上捡起烤红薯分与众人。

  一边吃,一边道:“这老头儿的家人皆在老家,得想想办法啊!”

  马二爷吹着烤红薯,接话道:“派人接来便是。你要是能让他家人团聚,他肯定死心塌地的帮咱。”

  王胜则道:“为了这个老头儿,倒是有必要的。自扶桑带回来的种子,有相当一部分,一般人是种不活的。”

  “是啊!”赵维点头,“所以,还真得派人去接。”

  却是赵孟禧抱着红薯啃了个够之后,才浇了盆凉水。

  “哪像你们说的那般容易?”

  又下巴指了指王祯离去的方向,“把他妻儿接来倒是容易,可是别人的呢?你从保定带过来的那些匠人,个个都有家吧?”

  “到时,看到王老头的家人来了,不会有想法?所以,你要接,就得全接!”

  “可是,这些绑来的家人都接了,那咱们自己人呢?”

  “张将军的妻儿在西安关押,连文相公的老妻和两个女儿也在大都皇宫之中为奴。”

  “你接不接?文相和张将军至今未提一字,可是心里哪有不想家人的?”

  赵维挑眉看着他,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,“所以啊,这是个大事,不能不重视,得有专人专办啊!”

  “专人专办?”

  赵孟禧愣了愣,好好想了想,“这倒可行。可是......”

  又转折道:“弄个接亲衙门?这也太..太那个了吧?”

  噗!!马二爷直接喷了,“那管不管说亲?咱还没娶媳妇嘞。”

  “混蛋吧你!”赵维笑骂,却对赵孟禧正色道,“其实也不光是接亲眷过来,负责这个事儿的衙门,还有很多事可以办。”

  “什么事?”

  赵维,“你想啊,去元占区接人,不是谁都干得了的。”

  “首先,要机灵,能随机应变。还要懂得伪装身份,甚至还要善于和关卡和地方官打交道。否则,你路条都开不出来,怎么把人带回来?”

  “至于张将军和文相公的家小,就更不用说了。其中的困难,可能比咱们出大都容易些,也是有限。

  “真能办到这些的人,除了是精英中的精英之外,还得是精通细作之术。可称暗战之王。”

  “如果真有这么一个衙门口儿,集结这么一群人,那光接人不是大才小用了?”

  赵孟禧眼前一亮,“有道理!这些人就算不接人,也可为暗探。潜伏于元地各处,为咱们提供消息。”

  继续道:“像是重庆,将来肯定是要刀兵相见的。咱总不能两眼一摸黑吧?起码要安插眼线,知晓元军动向。”

  “对呀!”赵维附和。

  “还不光这些,像是涞滩、碚州,包括巴蜀各处,没有元军的地方,咱们没有能力派兵,但是可以安插暗助嘛!”

  “暗中调度百姓、收拢民意,这些都是极有必要的呢!”

  “甚至,咱们钓鱼城之内也有元人眼线,只靠张将军逐一甄别,显然力不从心。”

  直视赵孟禧,“可是你不一样啊,你可是老地下党了,暗战之王!牒中之牒!起码也得是这些小喽啰的祖宗辈儿的吧?逮他们还不是手到擒来?”

  赵孟禧听得受用,大嘴一咧,“那是啊!张将军这是没让咱出马,要是我去了,还一一甄别?爷一搭眼就知道谁心里有没有鬼。”

  赵维点头,“我说什么来着?这事儿可行吧?你肯定没问题。”

  “咱就...这么定了?”

  “定......”

  定个屁?

  赵孟禧先定那了。

  咬了一半的烤红薯含在嘴里,瞪眼看着赵维,半天才知道烫嘴,嗷的惨叫出声。

  待回过神来,搭眼一看,赵维、马二爷,还有王道长,正意似笑非笑地看着他。

  兔爷哪还看不出来,他这是掉坑里了。

  直接炸了,“定...定特么什么就定了?几个意思?哐我一个呢啊?”

  赵维陪笑,“难听了吧?怎么能叫哐你?是非你不可,当仁不让!”

  却见赵孟禧板牙一呲,“不去!爱谁去谁去,反正我不去!!”

  “老子当卧底当的还不够?现在想起来还恶心呢!到了钓鱼城,你还让我干这活儿?不去不去,打死也不去!”

  那段插花抹粉兔儿爷做派的日子,赵孟禧是一天都不想再过。让他继续当卧底,做梦!

  可是,赵维却道:“谁让你当卧底了?是当卧底的头头,把你那一身本事得传下去。”

  赵孟禧,“那也不干,你当我傻啊?”

  “你现在说的好好的,不用我去。可真到节骨眼儿上,有选的权利吗?咱还是跟张大帅学武艺,到时冲阵杀敌多爽快!”

  赵维急了,不出杀招不行了,“可大宋需要你啊!我们需要你啊!”

  赵孟禧:“......”帽子有点大。

  赵维继续道:“而且,我陪你!”

  “嗯?”赵孟禧诧异地看着赵维,“你也......”

  赵维:“对啊!我也算是老地下党了吧?咱两双贱合璧,撑起这个衙门口儿。到时,纵横宋元,牒战无双,岂不快哉?”

  “名字我都想好了,就叫...锦衣卫!”

  “锦衣卫......?”

  赵孟禧一琢磨,憨笑出声:“还挺好听哈!”

  “是吧!?”赵维大笑,“好听就对了!怎么样?来不来?”

  赵孟禧一想,又提出一个问题:“可咱两总得分个大小王吧?听谁的?”

  赵维无所谓地摆手,“这有什么可担心的,我有王爵,勉强当个指挥使。你没爵位,就为副指挥使。”

  眼见赵孟禧脸色要变,赶紧又道:“但是,你放心,我这个正的就是挂个虚名。”

  “锦衣卫上下,实际上还是你赵孟禧一个人说了算。从选人到培训暗探,我就管出钱,其它的事儿,都你来决定。”

  话说到这份儿上,赵孟禧才算满意,“这还差不多!”

  “那...就这么定了?”

  赵孟禧一拍大腿,“搞了!”

  旁边的王胜和马二爷听罢赵孟禧的肯定之答,无不惋惜地暗暗摇头,又让赵维忽悠瘸一个。

  好吧,赵孟禧还挺兴奋,当天夜里半宿没睡着觉,一直在琢磨这个锦衣卫要怎么建,从哪里选拔人才,怎么培训。

  结果,后半夜才突然反应过来,“赵维,你姥姥!”

  到头来他屁事儿不管,不还是折腾赵孟禧一个人吗?

  更气人的是,还不如直接答应他。因为直接答应,还能捞个指挥使当当。现在可好,成副的了。

  不过,既然已经答应了赵维,赵孟禧也只能是吃了这个哑巴亏,开始着手锦衣卫的建设。

  首先,他先是从大都归来的张珏旧部,还有谢明的一千五百归宋军中,精选五十精锐中的精锐,成立锦衣卫带刀司。

  个个都是身长七尺、相貌堂堂的标致儿郎,且由大马士革工匠特制花纹宝刀,着精绣锦袍,彰显地位。

  可随意出入城中各处,行使缉拿维序之责。

  起初,张珏、文天祥等人对此还是颇有微词的。

  因为所谓带刀司所行之责,原本就有城卫军队兼任,显然多此一举。

  而且,钓鱼城本就不大,政务诸事皆由帅府代理,多弄出这么一个衙门口儿,根本没这个必要。而且太过张扬,有损民合。

  但是,赵孟禧只用了三天,就让张珏他们见识了什么叫术业有专攻。

  论潜伏、牒藏之事,赵孟禧那真的是祖宗辈儿的。

  只用三天,就被带刀司逮到了一条暗线。而且顺藤摸瓜,马上打掉了元人在钓鱼城的布置。

  赵维出城前往重庆的消息,就是这条暗线透漏给突烈忽儿的。

  然后,立威于众之前的赵孟禧,这才把自己全套的计划展现在张珏等人面前。

  他们这才知道,为什么赵维会极力促成锦衣卫的建立。

  因为,带刀司只是冰山一角,是锦衣卫摆在明面上的幌子。

  锦衣卫的真正构成,其实是分两昼夜两卫。

  昼卫,日前只有带刀司一卫,也就是负责明面上的城卫和谍匪甄别。

  而夜卫,才是锦衣卫的精华所在。

  不得不说,赵孟禧仿佛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料。

  呈现在众人面前的,是一套完整的谍报计划。

  只要给他时间,赵孟禧的情报网不但能覆盖巴蜀几大重镇:重庆、成都、泸州等地。

  而且,连大都等蜀外之地,也有布置。

  用赵孟禧的话说,第一批人已经派出去了。

  这无疑惊到了张珏和文天祥等人,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赵孟禧是怎么做到的,城中甚至没有任何察觉。

  可赵孟禧却说,那是一群在黑暗中守望光明的勇士,不会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。

  好吧,这句是跟赵维学的。

  就在赵孟禧的锦衣卫逐渐成形的同时,血头这个印第安壮汉也终于得到了一名字。

  这是在大都之时,赵维亲口答应他的。

  只不过,这个名字不是给血头一个人的,而是给所有战死的,还有活着的印第安战士——血头军。

  是的,赵维觉得,对于一个战士最大的荣誉,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支军队。

  他甚至还为血头军亲自设计了军旗。

  很简单的构成,一面血红色的方旗上,只有一道笔直的刀痕。

  那是用印第安骨刀划出来的痕迹。所有印第安战士都认得。

  当然了,血头军听上去并不好听,连血头自己都不喜欢。

  因为他本来就不喜欢自己的名字。

  可是,赵维告诉他,再哪一天大战再起,你就就会明白,“血头军”三字到底有什么意义了。

  到时,被血头军割下头皮的元军不知道会是什么心情,而伤口就像军旗上那道笔直的刀痕。

  与血头军同时被授予军旗的,还有自美洲归来的一千五百禁军。

  这次不是赵维起的名字,而是叠山先生。

  先生说,万里而归,只为再看一眼家乡,就叫“望乡营”吧!

  最后,就是张珏旧部,还有这些日子慕名而来的巴蜀儿郎了。

  赵维想都没有,起了一个最简单粗暴的名字——川军!

  “川军不负国”,亦成了这支忠义之师的口号。

  时间过的飞快,转眼进入盛夏,蜀地让人恼火的酷热折磨着每一个身在其中的生命。

  可无论是赵维,还是别人,都希望这个夏天过得再慢些...再慢些。

  因为,只要夏天一过,平静了数月的钓鱼城将迎来真正的考验——元军围城。

  在巴蜀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,那就是:入夏不用兵,出夏不歇兵。

  蜀地潮热的天气,极易滋生瘟疫。

  元人几十年间吃尽了这个苦头,所以入夏之后,即使知道会给抗元的军民以喘息之机,也不轻易在夏日攻城。

  可是,入秋之后就没那么好心了,必倾巢而出,一直打到来年的春夏之交。

  所以,夏天虽然难熬,却是城民谁也不愿意过去的好时节。

  而这期间,一共发生了三事大件。

  第一件,土豆即将收获。

  这种神秘到连耕农都不知道底细的东西,终于要出土。

  大伙儿都心生期待,不知道有没有赵维说的那么神奇。

  这其中,当然也包括对农事近乎痴迷的王祯。

  第二件则是,黛西娅...要生了。

  本来没什么概念的赵维,也随着产期将近而紧张起来。毕竟没当过爹,没经验啊!

  于是,山上的护国寺,山腰的飞来寺,甚至这货专门跑了一趟来涞滩,去二佛寺里磕了好几个响头。

  而且,赵维显然已经乱了,语无伦次了,跪在佛前念叨,“我不求男,也不求女,只愿母子平安,一切顺利。”

  一旁的马二爷听的直咧嘴,不求男,不求女,你求个啥?

  不过,这年头生孩子就是逛鬼门关,确实太吓人。

  马二爷心说,就冲四哥吓这个熊样儿,他也得晚几年在找媳妇,可不受这个活罪。

  第三件,则是刚刚成立不久的锦衣卫立了一大功,得到一个相当重要的情报。

  赵孟禧的暗卫眼线已经铺到了重庆府,传回来的第一个消息就让张珏坐立难安。

  那就是:元军自入夏以来,一直在成都、泸州、重庆三地集结兵力。如今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之众,入秋之后似有行动。

  而目标竟不是钓鱼城,乃是巴蜀另一座宋人的城池——宜宾,凌霄城。

  。

  今天没啥状态,就凑一万字吧,歇一歇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g94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g94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